欢迎访问云南惠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网站
服务热线:0871-65715567 微信公众号 云南惠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业务咨询热线:
0871-65715567
联系我们
云南惠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871-65715567
邮箱:2497113347@qq.com
联系人:陆女士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康大道江东境界二期
科技项目
《重点新材料》2023省科技计划
 《重点新材料》2023省科技计划

2023年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重点新材料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领域总体目标、任务和绩效目标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政发〔2021〕4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云发〔2020〕13号)、《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云政发〔2021〕22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等文件精神,启动实施2023年绿色铝材、绿色硅材及新材料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旨在聚焦关于绿色铝材、绿色硅材及重点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产业化重大科技问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科技创新规划,在绿色铝材、绿色硅材、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产值及市场效益,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建设和形成产业化示范线,开发系列新产品和器件并实现应用,形成覆盖新材料重点领域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



二、重点领域申报方向设置及立项总体要求

      绿色铝材、绿色硅材及新材料领域拟重点支持以下8个方向:绿色铝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绿色硅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贵金属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开发、前沿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重大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等方向。

      立项总体要求:每个方向下设若干选题,申报项目原则上要求覆盖单个选题所列研究内容,达到或高于所有基本指标,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知识产权明晰。



三、重点支持方向

方向一:绿色铝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围绕云南省绿色铝产业,聚焦轻量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原材料向新材料转化的创新需求,重点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先进铝合金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云南省绿色铝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交通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

实施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车体结构件强度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用纳米增强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行合金材料成分—组织—性能设计,精准控制增强相组织形态;通过形性一体化仿真预测结构件极限强度,设计部件结构,研究成型和热处理工艺对结构件性能组织的影响;研究纳米颗粒对结构件焊接性能的影响规律,控制焊接组织性能与焊接质量,为我省突破和引领汽车行业关键结构件生产新模式新工艺起到关键性作用。

基本指标:开发出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材料与新能源汽车用薄壁结构件,产品抗拉强度≥300MPa,屈服强度≥270MPa,延伸率≥12%;开发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薄壁零部件搅拌摩擦焊技术,焊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零部件焊缝位置强度不低于基体材料的90%;申请专利3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年产值2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2.新型高端异型铝合金铸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实施内容:针对汽车零配件用异形铝合金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展化学成分控制、熔体净化技术及铸造工艺控制、铸造用结晶器成型关键模具等研究,开发出汽车用高端异型铝合金铸造生产技术并形成产业化。

基本指标:开发出异型铝合金新产品不少于2种,抗拉强度≥200MPa,屈服强度≥75MPa,伸长率≥8%,显微硬度值≥65HV;建成3000吨/年规模化高端异型铝合金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6000万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3.新能源汽车用铝板带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实施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铝板带存在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展铸轧铸嘴布流、冷轧轧制与板形控制、热处理控制、表面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发出新能源汽车用铝板带轧制控制技术,形成产业化示范。

基本指标:铸嘴内部温度波动≤1oC,铸轧板形中凸度≤0.4%,在线板型控制≤10I;延伸率≥31%;表面除油达到A级,申请发明专利3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2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4.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实施内容:开展轻量化转向节用高强度铝合金成分、组织调控模拟仿真、高结构强度刚度优化设计、切削加工等研究,开发出用于轻量化汽车的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实现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产业化。

基本指标:转向节用铝合金室温抗拉强度≥290MPa,屈服强度≥220MPa,疲劳强度≥20000次;采用铝合金转向节的汽车整车减重≥6Kg。建成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柔性产业化应用示范线,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方向二:绿色硅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云南省光伏硅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继续设立绿色硅材科技专项,重点开展单晶硅制备及配套关键技术开发等科技攻关,要求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建设云南省硅基新材料绿色生产及应用制造示范基地,实现高附加值硅基新材料的绿色、清洁、低碳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1.N型单晶硅智能低碳生产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开展N型单晶硅生产过程智能化集控运行开发、氩气循环回收、利用成套技术开发、大尺寸N型单晶硅炉热场以及连续加料协同适配设计研发。

基本指标:氩气回收率>90%;外置加料机料仓一次性装料量>400kg,加料速度最快可达20kg/min;建成工程化应用示范线,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2.单晶硅棒生产石英坩埚用高纯石英砂制备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研究石英矿中杂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石英矿中气液包裹体尤其是微小尺寸气液包裹体深度去除技术;研究石英矿中矿物包裹体高效解离及去除技术;研究湿法冶金过程外场强化深度提纯技术;制作出石英坩埚并将其应用于单晶硅棒生产过程。

基本指标:国产石英砂能够用于坩埚表层(接触硅棒);建成年产万只石英坩埚工程化生产线;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3.石墨资源高效制备光伏单晶拉制用高纯石墨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针对光伏单晶拉制用高纯石墨用石油焦、沥青焦及废弃石墨资源等提纯制备高纯石墨原料及原料中挥发分、杂质等严重影响石墨化产品质量的技术难题,开发石墨资源综合利用提纯制备高纯石墨应用技术,系统研究石墨化过程装备及工艺对石墨化产品成品率、综合能耗及其缺陷的影响。

基本指标:原料提纯固定碳含量达到99.9%以上;大规格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提高5%;石墨产品规格达到ϕ1500/2100×2500mm,金属杂质含量<30ppmw;建成年产3万吨各向同性高纯石墨示范生产线,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年产值5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方向三: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围绕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速成果转化。重点开展钛及钛合金板带材、有色金属粉体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为推动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大尺寸钛/钢复合板的研发制造及应用。

实施内容:针对我国大量进口高品质热轧宽厚钛/钢复合板的问题,开展低氧含量、高平整度锭坯加工技术、熔炼速度控制等熔铸工艺技术及轧制压下率等参数对复合界面变形行为和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突破大尺寸钛/钢复合板低成本制造技术,实现在化工、电力、石油、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验证。

基本指标:宽度≥2000mm,板厚≤30mm时,不平度≤8mm/m,板厚>30mm时,不平度≤6mm/m;复合板抗拉强度≥800MPa,V型试样冲击功KV2≥22J;形成1000吨/年的复合板生产能力,实现2—3 项钛/钢复合板在化工、电力、石油、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内的应用规范;项目期内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拟采用军令状制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2.铜基粉体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实施内容:聚焦云南省铜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开展铜熔体净化与控制、铜粉表面改性、铜粉抗氧化、铜基摩擦功能材料及应用等技术研究,开发出还原铜粉、纳米铜粉、合金铜粉等铜基粉体材料,在高速动车组的铜基刹车片上实现应用。

基本指标:开发出铜基粉体材料成分控制技术,铜粉中氧含量<0.4%,松装密度<3.1g/cm3;铜基摩擦材料硬度>10HBW,摩擦体剪切强度≥6MPa;建成产能1000吨/年铜粉材料生产示范线,申请发明专利2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3.金属熔炼用耐高温抗腐蚀涂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实施内容:针对金属熔炼过程中,关键受热部件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开展基于高通量多尺度集成计算和数据库技术的耐高温、耐腐蚀陶瓷成分、工艺与性能设计等技术研究,建立耐高温耐腐蚀涂层体系,进行服役性能高效评价,实现工程化应用示范。

基本指标:材料使用温度达到1400oC,高温耐腐蚀<0.02mm/天,0.5MPa.m1/2<涂层材料断裂韧性<2.0MPa.m1/2,2g/cm3<密度<6.8g/cm3;关键受热部件寿命提升2—3倍;授权发明专利5件以上,制定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3亿元。

支持强度:拟采取军令状制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4.机械力化学制备金属合金/复合/非晶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

实施内容:针对高附加值有色金属粉体产品缺乏等问题,开展多元合金成分的机械化学激活、金属粉末与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物之间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的固态反应及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发出应用于反应活性催化、火箭推进器燃料等的活性铝粉、镁粉等金属粉体和高效能机械力化学研磨系列装备。

基本指标:活性铝基复合粉体松装密度:0.4—0.8 g/cm3,中位径D50:20—50μm,铝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250MPa;非晶粉体材料中位径D50:10—40 μm;形成核心关键金属粉体装备,申请发明专利2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5000万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5.高端产品用锌粉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实施内容:针对高端涂料与电池材料用锌粉依靠进口等问题,开展精馏工艺制备高品质锌粉及锌中杂质(铅、铁、镉、汞)去除、蒸发量、冷却速度与锌粉内杂质去除效率等技术研究,设计高品质锌粉所需的的高效熔析、精馏除杂、密闭循环惰性气体和水冷却装置,制定出最优工艺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基本指标:高端涂料用锌粉含锌品位达到99.996%以上,粒度小于13μm;电池材料用无汞锌粉含锌品位达到99.9%以上,松装密度2.8~3.0g/cm3,析气量0.10~0.2ml/g.d,最终实现两种锌粉进口产品国产化;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新增产值1.6亿元。

支持强度:拟采取军令状制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6.有色金属复合钢板的喷涂轧制短流程关键制备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针对我国铜钢复合板材的耐磨和防腐需求,开展钢板表面有色金属面层喷涂成型、铜钢复合板材成型短流程轧制、快速热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指标:铜钢复合板材铜面厚度≥200μm,经轧制和热处理后铜涂层厚度为60μm;开发出新型高功率喷涂设备、气氛控制设备、复合轧制及热处理联合设备,建成1条有色金属复合钢板的喷涂轧制短流程关键技术示范线,实现2种耐磨防腐零部件的复合板材应用;申请发明专利8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方向四:贵金属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围绕云南省贵金属资源和技术优势,进一步聚焦打造高端化、集成化、高附加值产业集群,提升价值链,重点开展型号工程用贵金属多元精密合金、生物医用高性能贵金属材料、电子电镀用镀铂液及系列高性能催化剂材料研究与应用,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深化拓展产业链下游高端应用市场,推动开发一批具有云南贡献的贵金属材料及创新产品,支撑云南省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新型贵金属多元精密合金设计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航空航天及型号工程的迫切需求,开展新型贵金属多元精密合金设计制备技术研究,开发Au基、Pd基和Pt基多元精密合金的系列化成分设计与优化、过冷凝固组织控制与精密成形加工、微结构与性能调控等一整套自主可控的合金设计制备关键技术,实现贵金属多元精密合金材料进口替代。

基本指标:开发出不少于三种新型Au基、Pd基和Pt基多元精密合金材料,抗拉强度≥800 MPa、电阻率≤30 μΩcm;建成1000公斤级规模化示范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5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2.生物医用高性能贵金属材料研制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心脑血管等人体生物医疗领域对贵金属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医用金、铂、铱等贵金属及其合金细径薄壁管材、微机械部件、超细丝带材制备技术研究,突破生物医用高性能贵金属材料研制关键技术,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物医用高性能贵金属材料研制技术的产业化示范推广。

基本指标:医用显影材料外径φ(0.5—5.0)±0.0127mm,壁厚(0.05—0.1)±0.0127 mm;医用导丝材料尺寸φ(0.03—0.50)±10% mm,抗拉强度≥1240 MPa。建成生物医用高性能贵金属部件3000万个/年的产业化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2项,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2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3.半导体芯片电子电镀无氨镀铂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高端电子制造、芯片封装等领域需求,开展半导体芯片电子电镀用镀铂液材料研究,突破无氨镀铂主盐设计及合成、镀铂配方重构、镀液填充、分散及深镀、涂层质量可控等技术,完成中试工艺优化。

基本指标:镀铂液单批次量>5 kg(以金属铂计算),铂盐收率>86%,氯含量<200 ppm;分散能力≥75%,镀铂层应力<±100 MPa;可焊性满足IPC—J—STD 003C和ASTM B488标准要求;申请发明专利5件,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2项;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

4.聚氨酯合成配套贵金属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钯减量化、复合氧化物载体成型制备及氧化钌与载体强相互作用机制,开展低成本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用关键催化材料设计与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研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硝基苯加氢和氯化氢氧化催化剂制备装备。

基本指标:低 Pd 硝基苯加氢催化剂:Pd载量≤3%且偏差≤±5%、硝基苯转化率≥99.0%、苯胺选择性≥99.5%;建成示范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


方向五: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围绕云南省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前沿,打造高端化、集成化、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原材料向新材料和新技术产品转化的创新需求,重点开展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成像与显示器件、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云南省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光热敏折变玻璃的体布拉格光栅材料及器件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针对当前亟需解决的体布拉格光栅性能方面存在折射率调制度较小、抗激光损伤阈值低、衍射效率低和无法适用于较恶劣环境等的技术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掌握大尺寸、高均匀性的光热敏折变玻璃和高精度体布拉格光栅器件的制备技术。

基本指标:开发1—2种口径>100 mm且具有高光热敏折变特性的玻璃;非光学响应波段通过率85%以上,其他光学及物化性能满足《光栅玻璃JCT510—1993》标准要求;制备出10 mm×10 mm的原型反射型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1064 nm,衍射效率>99%,折射率调制度>800 ppm;申请发明专利3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6000万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2.红外电视激光光学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针对多波段入射光通过分光器件高效分离并成像的技术难题,开展结构紧凑型折反式光路系统研究,开发出多波段复合光学系统,建成红外电视激光光学探测系统中试生产线。

基本指标:开发某型号的光学探测系统产品MTF值≥0.36(42lp/mm,0°及±2.8°),红外组件mrtd≤250mK@2.87mrad/cy(全温区);建成年产能500套的中试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6000万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3.硅锗薄膜光电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实施内容:面向新一代硅锗薄膜光电材料及器件产业应用需求,研究高纯锗、硅靶材关键制备技术,开展硅锗异质结设计及其性能调控,研制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器件并实现产业化。

基本指标:开发出直径≥50 mm、尺寸偏差±0.2 mm、厚度6—8mm的锗靶胚;本征SiGe薄膜材料的锗含量以及厚度的标准差低于平均值5%,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于15%;建立硅锗薄膜太阳电池示范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3件;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2亿元。

支持强度:拟采取军令状制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方向六: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开发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以矿山资源与二次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复杂难选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资源化处理技术研发,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云南省矿山与“城市矿山”资源高效、绿色利用示范产业,推动云南省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铅锌冶炼渣提取制备高纯银关键技术研发。

实施内容:针对铅锌冶炼渣中有价金属回收难、回收工艺复杂等问题,开展电解选择性电沉积生产高纯银工艺、电解过程中银及杂质金属迁移规律、电沉积行为、电解工艺条件对高纯银产品中杂质含量及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实现铅锌冶炼渣中铅锌与有价金属Au、Ag、Bi、Ge等元素的分离及银的提纯和资源高效利用。

基本指标:研发出铅锌冶炼渣中高纯银高效选择性分离富集与提纯技术,开发出5N—6N高纯银产品;处理铅锌冶炼渣≥5万吨/年,建设5吨/年高纯银示范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2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2.铜冶炼烟尘多金属深度综合回收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实施内容:研发铜冶炼烟尘深度脱砷及浸出液深度净化除杂、除杂液直接制备化学纯七水合硫酸锌、浸出渣富氧还原熔炼铁砷定向调控固砷、铅阳极泥高效熔炼及铅铋复杂合金真空蒸馏等技术,实现烟尘中多金属深度综合回收。

基本指标:突破除砷及浸出液深度净化除杂、低硫烟气脱硫制备二氧化硫等关键技术,实现Cu、Pb、B等回收率大于80%,Zn、Sb、In的回收率大于50%,As无害化处置;形成一条5万吨/年的铜冶炼烟尘综合回收示范线;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年产值5亿元。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3.含锡多金属物料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

实施内容:针对锡冶金过程中产生的硫渣、阳极泥等典型含锡多金属物料,研究锡、铅、铋、锑、银等金属的分离与利用方法及工艺,开发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实现物料中锡、铅、锑、铋、银等金属的回收与高值化利用,用于生产锡化合物、锡焊料等新材料,在锡行业企业实施工程示范。

基本指标:物料中锡、铅、铋、锑、银等金属的回收率大于99%、利用率大于95%;形成含锡多金属物料综合利用成套技术2—3项,研制配套工程装备1—2套,建成1—2个示范工程,含锡多金属物料处理规模达到1000吨/年;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2亿。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元。

4.光伏二次碳资源综合回用制备高性能锂电负极关键技术研究。

实施内容:针对光伏产业二次资源综合高值回用难题,开发废旧碳材料回收利用新技术,研究二次碳材料粗破、粉碎分级、整形、提纯、包覆碳化生产工艺和装备;全面打通二次碳资源制备高性能锂电负极关键技术。

基本指标:实现废旧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关键工艺和装备开发,负极材料纯度≥99.9%,比表面积≤4m2/g,振实密度0.85—1.25 g/mL,压实密度1.6—1.9 g/mL;建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石墨负极产线,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方向七:前沿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围绕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需求和云南省新材料产业优势,开展前沿新材料和新产品研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重点突破液态金属超细球形粉等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建设产业化示范线;开发系列新产品,并在特定领域实现应用。

液态金属超细球形粉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实施内容:针对现有工艺制备低熔点金属粉体存在的回收率较低等难题,开展短流程、高材料利用率的离心喷射法新型工艺技术研究,攻关产业化生产制备高性能低熔点液态金属精细球形粉体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形成液态金属精细球形粉体产业化生产试验线。

基本指标:液态金属超细球形粉熔点范围60—130℃,粒度分布10—40μm,成球率大于92%,直收率大于90%。建成规模化液态金属超细球形粉产业化试验线;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项目实施期内投入产出比不低于1:1,项目完成1年后实现产值5000万元。

支持强度:拟采用军令状制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方向八:重大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

目标及任务: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绿色硅、绿色铝及新材料的目标任务和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云南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的绿色化、可持续化要求,引进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省外企业,将科技成果落地云南,推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条件及要求:引进企业到云南投资绿色硅、绿色铝及新材料领域,且新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符合云南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要求。项目申报流程上设立绿色通道,给予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

支持强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